
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学术行为,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及学风建设,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学校决定继续依托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对2026届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展查重检测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及登入账号密码
全体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全文检测。我校将为学生提供两次免费查重机会,学生可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完成后自行登入指定网站进行查重检测。
论文查重登入账号:学号,密码:Jx123456。网址:http://co.gocheck.cn/9091。
二、检测流程
检测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具体实施。毕业论文由学员自行选题,论文选题应与专升本所修专业相关,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
1.答辩前论文检测:
(1)学生自检: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自主提交检测,一旦提交系统检测即生效,任何人不得以错传、误传论文草稿等为理由否认检测结果。
(2)定稿检测:学生根据之前的检测结果及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达到合格要求后形成论文定稿,经指导老师同意即可在格子达管理系统中“提交定稿”处提交检测,经检测合格后还需指导老师在系统上定稿评分且给予答辩资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2.答辩后终稿检测:终稿检测。学生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修改要求,将论文再次修改形成终稿后,由学校统一进行最终检测。
三、检测结果要求
所有毕业论文(设计)都需通过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查重检测,不符合以下要求的毕业论文,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论文检测结果合格详细要求(以下要求必须同时满足):
1.论文(设计)的“总相似比”(R)≤25%。
2.论文(设计)的格式检测必须为主体格式完整和错误字数为0。其中格式主体完整即每篇毕业论文包含目录、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3.论文(设计)的引用率不为0。
4.论文(设计)成绩评分标准按照四级制计分进行成绩评定,即优秀(90-100)、良好(80-89)、合格(60-79)和不合格(0-59)。优秀和良好的毕业论文重复率不得超过15%,且优秀的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该专业人数的15%。
四、检测材料提交要求
1.“答辩前论文”和“答辩后终稿”格式采用word格式的电子版材料,要求为:论文原文(包含封面、摘要、参考文献、致谢),另有附录一并上传。
2.2024级本科毕业生应在2026年3月15日前将“答辩后终稿”(word格式,且大小不超过20M)提交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中。(注意:提交教育部抽检以“答辩后终稿”为准,请务必保证各字段数据准确。)
3.往届暂未毕业本科学生应在2025年12月15日前将“答辩后终稿”(word格式,且大小不超过20M)提交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中。(注意:提交教育部抽检以“答辩后终稿”为准,请务必保证各字段数据准确。)
五、注意事项
1.认真组织开展本项工作。论文查重检测后,应督促学生对不合格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按“检测结果的认定与处理”办理复检提交。
2.学校在答辩环节前,向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公布论文检测报告,答辩评委教师可依据检测报告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3.系统检测结果仅作为评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参考依据,不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认定的标准,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把关。
4.学生最后一次提交的稿件将作为终稿评定成绩。终稿评阅截止后,学院将对写作成绩为及格及以上的所有毕业论文终稿进行“终审”检测。“终审”结果为毕业论文最终检测结果,也是学院对毕业论文检测认定的最终依据。
5.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学校会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结果,成绩按不及格处理,申请学位者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6.希望广大师生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进一步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良好声誉,不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7.格子达系统操作流程详见附件。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10月24日

QQ在线答疑: 2415223926(工作日8:30-16:40)
全国服务热线:0791-83652506
对外合作手机:18779111118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